| 发展质量快速攀升,主业力争全部上市……华鲁集团走出特色改革路 - 媒体动态 - 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经济导报记者 | 韩祖亦
编者按
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提出了“深化企业改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开展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标提升行动,打造一批世界一流企业”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本报联合山东省国资委遴选一批省属国有企业进行巡访式重点报道,力图解开全省国有企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密码”,敬请关注。
本期经济导报记者走进华鲁集团,解开其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密码”。
用占省属企业1.2%的资产总额,贡献了12%的归母净利润;利润总额由2019年30亿元级提升至2021年的90亿元级,2022年上半年再破56亿元;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关键经营指标接近甚至略高于世界一流企业;化工医药主业资产证券化率达到99%,整体证券化率93.4%;骨干干部职工无一人离职;人均创利由2015年的6.78万元提升到2021年的49.8万元,增长超6倍……
在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确保高质量收官的征程中,作为山东省驻香港窗口联系公司,下辖华鲁恒升(600426.SH)、新华制药(000756.SZ,00719.HK)、鲁抗医药(600789.SH)三家上市公司的山东省属国企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鲁集团”),探索出了一条独具“华鲁”特色的国企改革之路,改出了新活力、改出了高效率、改出了好机制。
“集团通过综合运用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超额利润提成、项目跟投等多种激励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权属企业100%实施了中长期激励。”华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樊军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华鲁集团目前正加快形成反应灵敏、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人均创利由2015年的6.78万元,提升至2021年的49.8万元,增幅达635%。”
——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从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发挥重要作用,到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积极贡献,山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背后,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可谓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这其中,无论是为未来发展积聚核心人才,还是在创新研发等方面激发起关键人才干事创业的潜力,皆离不开有效激励的纽带作用与体制机制的核心保障。如何为山东上市国企长效发展“扎好根”,以健全的市场化经营机制,让企业活力更加充沛?股权激励、超额利润提成、项目跟投等中长期激励“政策包”和“工具箱”的作用正在凸显。
作为在山东省属企业中首家获批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华鲁恒升于2015年底,以7.44元/股的价格向130名激励对象授予524万股限制性股票。2018年11月,在如期达到限制性股票解锁条件后,其又实施了第二期激励计划,以8.64元/股的价格向160名激励对象授予633万股限制性股票。今年上半年,华鲁恒升再度启动第三期的限制性股票激励。
“在进行激励前,华鲁恒升身处完全竞争性行业,又地处欠发达地区,吸引和留住人才比较困难,单纯依靠绩效工资的激励手段有一定局限性。面对内生动力不足、人才流失等突出问题,公司必须探索核心骨干员工与企业发展利益绑定的中长期激励办法,建立命运共同体。”樊军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而对于市场最为关注的解锁条件设定及激励群体范围,华鲁恒升则始终坚持着高标准、高挑战的原则。
“在第一期的指标设定上,尽管公司经历了‘十二五’期间的快速增长后,基数大、增长难度大,所处行业呈下行趋势,但公司仍坚持选取了扣非后的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两个指标,设定了较高的解锁业绩条件:以2012-2014年净利润均值为基数,2016年-2018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50%、60%、70%;净资产收益率同行业分位值不低于授予年度前5年公司实际平均分位值水平。在激励群体上,锚定经营管理团队和核心技术人员,在130名激励对象中,核心技术人员占80%。”华鲁恒升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常怀春对经济导报记者介绍,第二期的指标设置则更强调主业竞争力的提升和股东价值回报,并增加了不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等要求,且将重大改革发展专项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要素。在激励群体上,除核心技术管理人员外,又增加了高技能人员。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在此基础上,华鲁恒升第三期激励的解锁“门槛”更是进一步提升。“以2020年营业收入为基础,确定2022年、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80%、85%和160%,且不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高于2020年同行业分位值水平;每年税前每股分红不低于0.40元、0.45元、0.50元,且不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高于2020年同行业分位值水平。”常怀春表示。
“实践证明,设置具有挑战性、难度高的业绩考核条件,更有利于激发激励对象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樊军看来,实施股权激励以来,华鲁恒升骨干员工无一人离职,经济效益实现了飞跃式增长。今年一季度,公司利润总额在315家化工类上市公司中由2021年底的第四位提升至第三位,净利润继续保持第三位。
而作为新华制药的全资子公司,山东新华万博化工有限公司(下称“万博化工”)则在2020年以超额利润提成方式,实施了非上市公司中长期激励计划,即在完成各项经营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以实际净利润完成值超出目标任务的部分作为计提基数进行提成,提成比例为20%。
“2020年是万博化工中长期激励的首个考核年度。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万博化工管理层不等不靠、科学决策,核心骨干人员发挥带头作用,超额完成激励方案考核的业绩目标,达到了中长期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条件,计提2020年度奖励29.19万元。”新华制药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代铭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中长期激励是激发和激活企业活力和动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卓有成效的措施,“对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毋庸置疑,深化改革,选人用人是关键。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将打造更具活力的微观市场主体。
“市场化业绩对应着市场化薪酬,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子公司负责人薪酬最高相差11倍。拆庙、撵神、挪椅子,集团全面落实全员绩效考核制度、全员竞岗制度,近两年管理人员‘下’的比例达到12.76%,管理人员占比压减在1%以内。”据樊军介绍,华鲁集团扎实践行“赛马不相马”“没有谁不可替代”“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三大理念,子公司领导班子揭榜竞聘,权属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全覆盖,鲁抗医药、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下称“省环科院”)经理层揭榜竞聘、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期目标主动辞职。
——3个100%,力争主业实现全部上市
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深入推进,登陆资本市场,提高资产证券化率,已成为国企改革加速破局的重点方向。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山东新增省属控股上市公司11家。其中,首发上市6家,融资总额83亿元,并购控股5家。省属企业积极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10家上市公司通过定增、可转债等方式实施再融资,募集资金312亿元,全部用于主业发展。5家省属企业将346亿元主业资产注入9家上市公司,省属企业核心主业资产进一步向上市公司集中。”山东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高长生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而这其中,华鲁集团的表现堪称佼佼者,其所聚焦的高端化工、生物医药、生态环保三大主业中,化工医药主业的资产证券化率已达到99%,整体证券化率为93.4%。
“在推动资产证券化率提升方面,我们做的最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3个100%。第一,优质资产100%装入上市公司。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孵化功能,先培育后上市。自2015年以来,集团已陆续将培育壮大的新达制药等5家公司的国有股权装入上市公司,实现国有资本收益3.52亿元,资产证券化率不断提升;第二,项目投资100%集中上市公司。自2017年以来,集团投产的17个新项目全部集中于主业并已全面达产达效,2021年以来贡献利润超过35亿元;第三,历史负担100%从上市公司剥离出清。近年来,集团持续开展了非主业清理整合、亏损企业治理和不良债权处置工作,资产证券化率的质量进一步提升。”樊军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樊军也有担忧。“我们的资产证券化率发展,几乎都是以内生发展为主,对外并购效果还没有完全充分体现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华鲁集团目前已启动旗下生态环保主业运营平台省环科院的上市工作。此前,省环科院已成功引入永锋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同步实施员工持股,彻底激发了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于2020年底提前一年完成混改任务。
“为了更好提升集团整体资产证券化率,我们在环保板块快速发力,确定了省环科院3年上市的目标。以上市倒逼改革,推动省环科院争当山东国资环保第一股,让集团尽快拥有第四家上市公司,从而跻身为主业企业全部上市的集团公司。”樊军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投资项目干一个成一个、个个都有竞争力
华鲁恒升碳酸二甲酯项目,仅用12个月就建成投产,随即占据国内60%市场,1个半月收回全部投资,成功助力华鲁恒升向新能源领域强势进军;新华制药投资建设的现代医药国际合作中心,成为国内单体产能最大、质量水平最高的高端制剂生产基地,已获得出口欧美规范市场全部资质,目前已与德国拜耳、瑞士罗氏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生产合作,并成为国内首家新冠特效药(阿兹夫定)签约生产商;鲁抗医药仅用14个月就完成了高新生物技术产业园和生物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当年便有154个品规实现了文号转移、150个品规通过了GMP认证,启动了5个创新药、25个仿制药的研发工作……
三年行动中,山东国资国企竞相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力度,收获了更强发展动能。华鲁集团的投资强度则创下历史之最,列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省重点的10大项目今年即将全部投产,目前已完成投资125亿元,规划新投资366亿元,占现有资产的65%。
“‘四投四不投’和‘四个不能错’,是集团近年来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则,切实保证了我们的投资项目干一个成一个、个个都有竞争力。”樊军对经济导报记者解释道,所谓“四投”和“四不投”,分别是投“主业、控股、风险可控、有竞争力”的项目;不投“非主业、参股、风险大、效益差”的项目。
而“四个不能错”指的是规划不能错,即项目必须成为未来发展的增量支撑;方向不能错,即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政策和企业实际;选型不能错,即设备、技术必须业内领先,确保技术领先一步、质量高人一等、成本低人一块;逻辑不能错,即项目一旦决策就以最快速度建成,建成就要一次性投产,投产即达产,达产即达效。
“总而言之,就是所有的新上项目都坚持科技含量高、资本回报率高、人力资源要求高、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少的标准,切实做到规划、方向、选型、逻辑‘四个不能错’。”樊军认为,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华鲁集团近5年决策建成的19个投资项目,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比,实际投资节约9.25%,实现营收增长9.33%,实现利润高出125.42%。
来源: 《经济导报》2022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