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制药日前公布的一季报显示,2016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05亿元,同比增长0.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9.7万元,同比增长42.3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092.4万元,同比增长61.96%。乍看增速一般的营业收入,反衬出扣非净利润的快速增长,经营质量也呈现明显好转。
据悉,去年新华制药的厂区搬迁改造基本完成,在搬迁过程中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已结合市场实际需求进行重新布局、转型发展,“十三五”期间,新华制药的工作重心将逐步转移到制剂板块。
A大制剂战略部署
5月26日,新华制药向外界披露,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浙江工业大学校长沈寅初先生正式接受邀请,出任该企业的特聘技术专家。结合今年4月沈寅初院士访问新华制药时所做的《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绿色环保制造技术》专题报告,新华制药转型制剂的发展思路愈发明朗。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新华制药制剂板块销售额所占比重已达到46.1%,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成为三大板块中增长最快的板块。其中,舒泰得、介宁等五大制剂战略品种同比增长17.3%。
据了解,“十三五”在新华制药已被视为集团完善园区布局、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健康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确实,今年的政策与市场变化给质量过硬的制药企业创造出不少机遇。医保改革加快,两孩政策及老龄化趋势,为医药健康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人民币汇率、利率将保持稳中趋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降低,石油化工原料价格保持低价位,有利于新华制药控制生产成本;新药审批速度加快,使公司可望在近期获得较多新药资源补充,有利于公司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而一致性评价也给科研实力强的新华制药带来了颇大的想象空间。
“‘十三五’期间要再造一个新华。”新华制药副总经理贺同庆透露,目前新华制药已针对科技投入、市场开拓、一致性评价、新产品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今年开始将围绕制剂板块从产能、剂型、新品、资本运作等方面投入完善。
据披露,新华制药目前有65个新产品文号在国家药审中心待审。仅去年,企业投入科研经费近亿元,年内取得了14个临床批件,审评通过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另外还取得授权专利23个,顺利通过了6个新产品注册的现场核查。
今年,新华制药将继续推进大制剂战略,期望实现制剂工业发展新突破。同时创新营销模式,狠抓招标工作,实施精准策划,抓好重点战略品种和普药大品种的市场营销,以重点品种突破带动制剂整体发展。
以新华制药首创的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介宁)为例,在未进医保目录的背景下,今年一季度销售涨幅已接近70%。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企业积极配合去年年底由多个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专家制订《阿司匹林抗栓治疗手册》的推广,提供临床证据,支持其临床大规模推广使用,并致力于促进抗栓治疗领域的学术推广与临床教育工作。
业内人士指出,新华制药若能充分发挥产业链完整、品种多、品牌好的整体优势,发挥原料药与制剂、制剂与制剂间的协同优势,整合营销力量,集中营销资源,将有望发掘更大的市场潜力。
B原料药差异出牌
作为一家年产化学原料药总量2.5万吨以上的企业,原料药可以说是新华制药的立身之本。公司不仅拥有乙氧苯柳胺等10个原料药独家品种,且8个原料药主导品种市场占有率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
然而,新华制药与许多原料药企业一样依然面临环保安全等的费用投入提高,成本刚性上涨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此,新华制药采取的策略则是“巩固原有优势+创新特色产品”的双线作战。一方面做好原料药重点产品的国际与国内营销,巩固扩大原料药优势;另一方面,则注重发挥原料药的品牌优势,开发高附加值小品种,创新独家产品经营策略,实施差异化经营。
众所周知,我国原料药品种全、规模大、质量高、价格低的优势明显,短期内无从替代,产业链上与欧美发达国家高低互补。近年环保“高压线”使高污染的落后产能逐渐被淘汰,原料药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作为老牌国企,新华制药在数年前便已投入数亿元用于环保治理改造,每年的运行费用也接近1亿元。如今回头看,这家抢先布局的企业已成为受益者,不仅满足了美国欧盟日本等海外监管部门对环保的高要求,更有机会抢占国内被挤压出的市场空间。
在市场竞争中,质量优势也为新华制药加分不少。今年4月,美国FDA对新华制药进行了为期2周的现场审计,检查官对生产现场工艺、纯化水、设备、环境,对质量体系中的管理程序和标准、年度回顾报告、变更、偏差、CAPA等文件进行了细致检查,最终审计的14个产品顺利通过。
据介绍,新华制药的大宗原料药已在前几年厂区搬迁的过程中,完成了升级换代,产能稳中有升,有望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原料药业务的盈利能力。“但只做大宗原料药不代表新华制药的未来。”贺同庆表示,近年环保压力增大,企业自身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需要,产品布局也随之延伸,“特色原料药是未来新华制药的重要转型方向。” 据悉,目前新华制药的格列美脲、卡比多巴等特色原料药已开始商业化销售,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多个产品已经先后入驻多功能产业化中心,实行柔性生产,陆续开展试生产和DMF资料准备,并计划开展欧美国际注册。
“随着国内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开展,市场对高质量原料药的需求将增加。”贺同庆对原料药板块的前景也相当乐观。他强调,质量好、规格多是新华制药的原料药获得众多跨国药企长期青睐的关键所在,即使在厂区搬迁期间也未有出现质量断层,因此,价格也在同类产品中表现理想。去年新华制药完成了咖啡因、水杨酸等产品重大工艺改进,顺利通过国内外客户158次质量审计
C电商谋求商业布局
在新华制药2016年的工作计划中,“创新营销模式,开拓商业发展新领域”是扩大经营规模的重点之一。其中最能引发业内关注的,莫过于今年3月25日与淄博市卫计委、京东善元(青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共同签署的《“健康城市”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合作落地淄博市医疗处方流转信息平台及处方药电子商务项目,试点将公立医院内的处方药业务流转到院外。
据披露,三方将建立包括医院信息系统(HIS)、医生、医疗处方流转信息平台、云药房平台、社会药店、配送系统等在内的互联互通网络。
作为全国范围内首个由政府参与牵头推动的处方外流试点平台,所有权归属淄博市卫计委,试点的两年期间委托京东、新华大药店负责运营;同时鼓励淄博市公立试点医院与京东、新华大药店签订处方流转平台对接管理协议,并向处方流转信息平台流转处方,允许用户使用电子处方平台便捷方式向新华大药店的药房购药。
业内人士点评认为,电子处方流转作为医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对行业发展意义重大。此次试点既展现了老牌国企新华制药积极创新的冲劲,显示出企业对行业发展大势的把握,同时也给企业在医药商业方面的发展带来实质性利好。新华制药的内部人士透露,处方流转信息平台的框架已基本搭建完成,目前正在调试与各试点医院HIS系统的对接和医保方面衔接。
值得关注的是,新华制药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力不仅限于上述的处方流转平台,去年新华大药店网上药店得到稳步发展的同时,B2B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也在顺利推进。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业企业直接搭建To C的平台更利于消费者反馈信息的收集,如对剂型、包装、口味的需求等,与用户达成良性互动,乃至实现消费者柔性化私人订制。“新华制药正尝试打造全模式营销的闭环生态圈,借助电商模式进行创新,从关注医疗病症到更全面的防御性干预模式——早期诊断+疾病监测。”上述负责人如是透露。
除加快线上线下互动互促的商业发展外,新华制药还计划加大制剂商业对零售药店、医院等终端开发,开辟新领域,在健康运营的基础上壮大经营规模,加快发展速度。进一步拓宽新华大药店实体店经营领域,加快店面扩张速度,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扩大企业影响。
不难想象,这家老牌医药国企,凭借其夯实的资产及产品质量,在企业机制改善升级后,提升空间将相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