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新华概况
新闻中心
产品与服务
绿色制造
企业文化
投资者关系
加入新华
联系我们

安全生产

运行公告

信息公开

药品不良

反应收集

线上商城

企业邮箱

企 业 文 化

C O R P O R A T E   C U L T U R E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视频展示
招标采购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植树节后话植树
日期:2010-03-31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今年是第32个植树节。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植树造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植树造林面积的73%,环境效益日渐突出。
  植树造林,自古就有。古代有许多崇尚植树造林的趣闻佳话,至今仍广为流传。西周有名将沙其俊“庆功栽树”的典故,他每打一次胜仗或抓到俘虏,就下令栽树庆祝,后来许多诸侯国把这种植树活动,作为一种庆典形式延续了很久。三国东吴名医董奉,为人治病不收财礼。他只要求治好一个病人,病人家属种一株杏树。天长地久,他的房前屋后竟有10万余株杏树,人称“董林杏仙”,后来就有了被历代传为美谈的“杏林佳话”。
  现代植树造林更多的是基于森林的生态效益。森林对减缓气候变化有独特作用,应对气候变化,最根本的措施就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吸收功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形成碳汇。二是贮存功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陆地生态系统一半以上的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三是替代功能。据国际能源机构测算,用木结构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单位能耗可从800降到100。由于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这些特殊功能,因此,《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间接减排两条途径。《哥本哈根协议》明确指出,减少由毁林和森林退化造成的碳排放、增加森林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至关重要,前景广阔。
  “低碳”、“低碳经济”成为今年“两会”上的关键词,据报道,“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提交的与“低碳”有关的议案、提案占总量10%左右。而代表、委员们有关“低碳”的事例更是不计其数。伴随全球气候变化的升温,“低碳经济”的理念和实践近年席卷全球。低碳经济”迄今没有统一的概念,但在全国政协委员洪天慧看来,“‘低碳’离我们并不远。建立‘低碳’生活方式,要从节省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根据森林的生态效益,植树造林未尝不是一种促进“低碳”的简单方法。
  我们地球的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人类的工业文明已经走过了近300年的历程。18世纪以来人类在100年的时间里创造的财富,超过了人类社会几千年财富的总和,但是“文明人跨越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 因此有学者说工业文明也就是“掠夺的文明”。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植树造林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手段,也是技术含量低,最简单,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一花一菩提,一树一世界”,如果我们有空,不妨在空暇的时候去种一束花、栽一棵树,让我们的劳动变成绿油油的一片生机,让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份绿色,让世界绿意盎然。若干年后,当后人在网上找植树的典故时,说不定除了“庆功植树”、“杏林佳话”外,还能看到“环保植树”呢。                             (特约通讯员 陈修龙)
 

Baidu
map